论文:方志事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

信息发布时间:2020/8/21   信息浏览次数:19


 

建设数字方志:敏捷响应国家文化振兴战略

——方志事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

  

提要:当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文化振兴,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,乡村文脉机制建设等一系列文化战略陆续出台,文化和旅游融合、农村乡风及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等应时实施,方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,政府部门及社会对方志的人才资源、数据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,方志部门存在人手、财政预算及成果数字化程度等方面不足的约束,如何在国家文化兴盛大环境下,结合十四五规划,提出政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方志部门体系重构的学术思路,并提出利用数字人文技术,响应并深度融入国家文化振兴战略。作者结合信息化实践经验及相关思考,希望能为方志数字化转型、深入服务社会,壮大方志事业提供借鉴。

关键词:数字方志;文化振兴;实现思路;编纂案例

 

 

一、    国家文化战略与数字方志定位

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是方志的战略服务方向,也是方志的使命,从使命这一原点出发,才能为信息化规划提供方向。

(一) 国家文化战略下方志的地位及作用

以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。近年来,从中央密集出台了关于文化振兴的相关文件,2017年,中央印发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,提出了“深入阐发文化精髓,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,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,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,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”,2018年,中央出台了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》,提出了“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、乡村文化兴盛”等具体行动;2019年,中央又出台了《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》,提出了“守住乡村文化根脉”,“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机制立足乡村文明,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,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”等意见。这些政策文件,反映了中央将以文化为灵魂,培植文化自信,坚定社会对扶贫、乡村振兴直至小康建设等强国之路道的自信。

地方志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。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,以真实、全面为原则,是文化实证和文化自觉的基础,文化需要史实支撑,文化才具有真实感;同样,文化也应具有满足人们探索和体验需要,文化才有近亲感。可信、可亲的文 化,能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,如此,个体、家庭、社会才具有一脉相承的文化自觉和自信。2015年,中央颁布了《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(2015~2020年)》,并提出了“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,加强对不同载体的地方文献收(征)集、保护和开掘”。这一文件,体现了国家对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,再次基础上延伸出多次多彩的文化形态。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(1)地方志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位置

(二) 方志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

一是社会对传统文化旺盛,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。盛世之下,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乡村振兴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国策,重视传统文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地方志书作为一方之全史,可以融入地方文化规划,成为文化传承及发展的基础性工程。二是2020年全国将全面启动三轮修志,这一轮修志是在5G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背景下,从技术层面来说,方志部门可以获得海量数字化图片、影音等输入,同时,借鉴浙江等地信息化编纂时间经验,实现基于丰富资料、多方人才协同参与的开门修志

同时,方志部门在数字技术应用上也面临着挑战。承担方志部门的特性是研究型机构,其信息化水平滞后于政府其他部门,其他行政部门通过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,于今其服务能力实现了“最多跑一次”,即意味着其基本上实现了职能行使全程信息化。地方志部门行使存史、资政、育人等职能,大多领域信息化处于设想阶段,其信息化水平与与数字中国要求存在较大距离。如果不抓住文化振兴及三轮修志的契机,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,方志信息化水平将拉开与国家整体信息化水平之间的差距。

(三) 数字方志定位:响应国家文化振兴战略

  从国家提出的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、乡村振兴等举措,以及方志部门将迎来的三轮修志,其本质围绕服务“响应国家文化振兴战略”,明确文化工作的基础、重心及具体工作内容。那么,支撑文化战略实现的路线、内容、手段是什么?理清了这些问题,就可以形成文化战略持续高效推进的机制,方志文化战略推进机制,也可从中借鉴。

在企业战略管理学有一个概念:企业架构1。即一套与价值链2一致的、可复用、可扩展的体系结构,这一结构就是被战略及信息化管理研究者备受推崇的“企业架构”。价值链,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·波特教授提出,核心内容是将组织的职能,依照直接效益和边际效益进行划分,每一块效益的发挥,均源于其内部职能之间的顺序契合关系。

那么方志的企业架构是什么?是以价值链的形式形成职能间的契合关系,在价值链上融合数据、人才、标准等资源,通过信息技术确保价值链及资源能无缝融合并高效运行。如果我们能绘制出方志企业架构,那么这一架构就能敏捷响应国家的文化振兴战略。结合国内已经将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形象地称之为“数字中国”,为此,本文,将地方志企业架构及其内容总称为“数字方志”架构(参见图2)。

图(2)数字方志架构:响应国家文化战略

二、    数字方志架构框架及建设内容

数字方志的定位矗立了数字方志的内涵,架构是顶层总体结构,框架是总体的内容构成,是数字方志的外延。

(一)   数字方志的主体结构:基于价值链

地方志的基本功能是存史、资政、育人,因人手及经费有限,其功能发挥侧重于存史,即,通过征集资料、编研志鉴,实现对历史的保存;在资政、育人功能发挥上,更多的是依靠用户通过阅读纸质书籍的形式,获得决策辅助与文化修养上的效用,这与当下兴起的通过大数据资政及可视化阅读等技术趋势,存在较大的差距。图(3)是数字方志架构中的价值运行过程及内容,即运行机制。该机制通过资料征集获得史实,通过史志编纂获得符合体例的志书、年鉴等成果,实现存史的目的。如该过程均实现了信息化,那么方志部门功能发挥就更能与时俱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图(3)价值运行过程及内容

 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资料征集、史志编纂,浙江等地已经有较多的实践,也基本形成了共识,这些实践主要是以存史为目的。而在此之后的数据应用,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。

专题刻划是依照用途方向对数据进行二次整理。志书是资料性图书,具有“述而不论”的特点,要探索、佐证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质,传统的方法需要通过大量阅读,在归类归类再归类的基础上,形成文化轮廓及特点的构设。以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挖掘为特征的大数据技术,辅以专家的人工干预,可快速进行专题的刻划,获得如文化基线寻找经济及社会运行规律,即可以快捷实现资政。图(4)是农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性分析模型图。揭示了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快速汇集与农业相关的信息:农业结构与食品消费、农业产量与气象灾害、农产品结构与疾病特点等信息,为呈现图形化的农业发展轨迹提供数据支持,支持人们快速、正确预估。未来,这些刻划出专题,更接近于决策需要。           图(4 农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性分析模型

人文转播是文化轮廓及观点的形象化呈现。要实现可视化文化传播,往往是以结构化的数据模型为基础,如人物年表、事件年表,这些数据模型或依照时间、空间等客观属性等纬度进行归类,也可以依照事物的背景、决策、实施、结果等因果关系进行归类。其中的归类方法,可通过顺序图、GIS地图、鱼刺图3等工具进行直观的、可视化的方式呈现,这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呈现方式方式,是典型的数字人文传播方式,“育人”的效果更具温度感。

总之,基于数字方志框架的运行机制,通过对方志职能合理的划分,借助信息技术,确保前后之间得到合理的输入和输出,创造性地呈现方志存史、资政、育人的功能。

(二) 数字方志支撑

数字方志需要人才及数据等两类资源的支撑,并通过相应的应用信息系统如资料征集、编纂、利用等软件,实现对资源的整合。图(5)体现了不同的数据资源,需要对应的信息系统,才能为职能运行提供动态的数字支撑。

图(5)数据及IT支撑矩阵图,

 

人才资源是主体性资源。依照其技能特征不同,可分为承载史料收集的资料员,承担资料审核及编纂的编辑人员,承担文化脉络刻划的文化研究院,以及承担文化形象传播的应用类专家。这四类不同技能的专家,需要在确定的框架下,依照既定的目标,参与到业务运行层中协同工作,为此,人才是确保运行体系运行的主体性资源;而运行体系则是主体性资源发挥作用的中枢和纽带。

数据资源是客体性资源。数字方志架构下职能运行,需要以数据为基础,数据依照其客观程度不同,分为以一事一卡为特征的卡片数据,以出版为特征的成果数据,以及以传播源为特征的利用数据。卡片数据可以是书籍、档案、图片、实物、口碑等,为资料员提供资料存储或二次利用需要;成果数据可依照其体例不同区分为志书、年鉴、读物等类型,也可以按照保存载体不同分为文献、图片、影音、实物等类型,为编辑人员提供成果存储,为研究人员提供体系化的成果来源;利用数据可依照受众对象、传播途径等类型进行保存,确保为文化和旅游、农业和农村、学校、社区等对象,快速提供合适的文化形态支持。

(三) 数字方志保障

标准是最佳实践的体系化总结,确保成果可用。在数字方志实施过程中,存在征集、编研、成果、传播等维度的标准。如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》GB/T 7714-2005作为资料卡片属性参数设计的依据,《浙江通志》编纂信息系统的资料征集系统采用了该标准;又如《年鉴质量规定》、《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(试行)》等编研过程标准,杭州、温州、萧山等通过在线编纂系统应用,将流程划分、稿件版本名、体例校对、关键词甄选等规则内置到信息系统中;在成果利用方面,又如浙江省党史数据库采用了PDF/ A-1ISO 19005-1:2005)作为电子文档存档标准,确保检索系统中文档格式在时间轴上的一致性、保存格式的独立性;又如《GB∕T 18972-2017 旅游资源分类、调查与评价》可以对志书中的遗迹、遗址、民俗等进行另纬度标签,去实现与旅游业的融合。

学术支撑是知识创新的基础,确保思想统一。地方志尚未形成学术体系,数字方志体系建设,一方面需要以方志学术为基础,同时,需要融合信息技术,形成数字方志学术体系,为此,需要集结方志、图书、地理信息系统、多媒体等各方的人才,承担专题研究,为数字方志架构提供方法制成。

三、    数字方志的实现之路

(一)   总体思路

 当前,地方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,相对于文化及宣传等部门,存在既有成果较少且未成体系,IT专业人才匮乏,资金来源渠道狭窄、投入量小等制约。为此,需要探寻可行的总体思路。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三个策略来入手。

把握时势,试点先行。三轮修志即将启动,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提升效率和质量,这是首选的举措,也是内在的动力,萧山区为探索三轮志书采用信息化修志的道路,从年鉴编纂信息化开始,顺序渐进;乡村文化兴盛、文化礼堂建设等文化主旨宣传,在文化根源佐证上海存在不足,可谓形有余而魂不足,这给方志部门提供了服务的机会,方志部门需要在数字方志框架指引下,充分利用信息技术,融合人才及二轮修志后产生的数字方志资源,以文化担当及知行合一的智慧和勇气,积极参与到文化振兴、乡村振兴等行动中,获得党和政府支持,特别需要塑造典型、宣传典型,实证数字方志是支撑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

发现典型、构建体系。沿着数字方志框架,浙江等地已经有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信息化实践,中央及省级方志部门,应该调研在数字方志中取得优秀实践经验及成果的案例,在论证数字方志框架可行性的基础上,树立典型案例,同时,将数字方志的最佳实践上升到行业标准,为全国、全省方志部门提供科学、可行、权威的标准及规划。

服务当地,注重集成。方志数据作为一方之全史,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家当,同时,资料数据、成果数据及利用数据等,均需要与本地的文化战略活动契合,这就决定了方志资料也是当地基本历史档案,需要在不同类型数据之间,持续进行交互和处理,才能满足本地资政、育人的需要,为此,每个县级以上方志部门,均应该建设数字方志体系及成果,把传统优秀地情文化融入到政府数字化转型规划中。此外,需要依照数据标准进行建设,满足省、国家进行数据集成及共享的需要。

服务战略,形成合力。发现扎实运行机制并获得成功应用实践的部门为等典型,为数字方志建设提供可行的制度保障,以优秀的成果典型提供成熟的技术方向,方志部门可以发挥数据优势、专业优势,深入参与到文化振兴战略中,在本区域文化核心及脉络刻划中发挥中坚作用,得到党委及政府组成部门的重视及主动支持,形成推进方志事业的合力,稳固推进数字方志事业发展。

(二) 数字方志建设内容

数字方志的建设内容,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六个中心。一是管理中心,为数据提供标准,为人员提供能力开发及绩效控制支撑;二是征集中心,实现全面、规范、同步记录实践活动;三是编研中心,高效落实科学的编纂方法;四是成果中心,存储本地的方志成果;五是利用中心,实现个性化资政、育人服务需要;六是交互中心,以一致的数据规划标准和权限策略,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共享。

6)数字方志建设内容拓扑图

(三) 数字方志的建设及应用步骤

依照数字方志建设思路,方志部门首先应围绕三轮修志及文化振兴战略需要,着手数据库系统及编纂系统数开始建设。以数据库系统,形成数字化的素材,为三轮修志及文化振兴服务等提供高可用性的数据源,提供数据支撑。以编纂系统融合数字资源、人才资源,在一致的、规范的规则下,创造性地开展文化开掘及编研工作,敏捷响应文化振兴战略。在此基础上,逐步开展文化专题刻划、文化传播等工作。即依照数字方志架构中的价值运行体系,依次开展信息化建设。

(四) 数字方志的建设的重心

数字方志建设的重心是编纂平台。编纂平台是融合数据资源、人才资源的枢纽,该平台的特质是响应编辑的意图加工数据,而数据库系统是浏览数据,为此,从工作的紧迫性及技术复杂性角度来说,编纂系统是数字方志建设的重心,也是方志部门的当家工具。本文简要介绍编纂平台的价值,使读者对编纂系统创造性提升效率有个真实的认识。

(五) 案例:创造性提升效率的编纂平台

2013年以来,笔者主导《浙江通志》《温州年鉴》《滨江年鉴》《杭州年鉴》《萧山年鉴》《浙江通志检索系统》等多个信息系统的构建,吸取了决策、编纂管理、系统操作及维护等众家经验和教训,并依照软件工程规范,构建了编纂该平台,该平台可快捷配置个性化编纂方案,融合数据及人才资源,支持编辑部高效协同编纂,创造性地解决编辑部协作无序、绩效失控、稿件散落及学习不便等困扰。

以“创造性提升效率”标识其功能特点,是因为只有通过科技创新,才能为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的,富有情怀的方志人,解决编纂过程中的痛点,激发其壮志。 下面是编纂平台的部分价值及功能介绍。

(1)     多项目并行运行,激发部门职能

n 多项目并行运行、集中监管:以一个平台,支持多个编辑部独立管理,不增加总部的管理任务;绩效数据实时自动上报,为决策提供数据。

n 共享人才及数据资源:可以将本单位各类专家,派驻到编辑部中承担编研任务,专家可在线协同工作。

n 绩效一书一策:如省级部门,可设定每个项目的目标进度要求、字数规模,甚至细分到各个阶段的进度目标,为绩效统计提供基准。

总之,为成千上万人高效协同,几百万个稿件规范处理提供机制。

(2)     敏捷部署业务规则,建立程序化的管理机制

n 进度目标:定义项目启动时间、完成时间,为绩效统计提供基准;

n 业务规则:设定供稿数量、补稿、稿件确认规则,设定邮件、短信等沟通模版,确定沟通规范,提升沟通效率;

n 过程规则:系统可粗分为若干阶段,可细分阶段进度目标,各阶段可逐级开通,确保先期稿件质量过关后启动后期编纂。各阶段可细分为若干节点,明确各节点承担者的角色类型;

n 稿件命名:系统可设定阶段性成果名称(如审定稿、校定稿、终定稿),为各层次评审提供成熟度一致的稿件。

图(7)编纂系统业务流程示范图

(3)     落实策划,细致分工

n 框架策划:以树状结构承载内容框架,可细分字数、进度目标,备注该篇目的内容方向。具有移位、修改、删除等功能,支持框架精化。

n 工作分派:设定供稿人供稿范围,编辑部人员以什么角色承编什么,确保供稿、编辑无遗漏,质量、绩效控制到人。

(4)     创造性提升供稿效率

供稿人员要知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,获得业务知识支持,志库编纂平台具有如下能力:

n 任务告示:系统自动告知供稿人承担哪些篇目供稿,供了几个、合格的有几个、退回了几个。

n 供稿灵便:可将一个稿件对应到整个类目或若干分目上,将供稿内容实际结构与框架策划的结构尽可能对应起来;供稿人可持续追加补充资料给编辑,退稿及退稿意见即时返回。满足多单位在同一篇目下各自供稿。

n 任务转包:可将任务转包给多个子帐号,满足一人牵头,多人承编需要。

n 在线学习:供稿人可在线检索、阅读学习资料,系统提供志书、年鉴等内容模版。

n 在线确认:供稿人可依照设定的流程,(得到短信通知后)在线确认编辑稿。

(5)     创造性提升编纂效率

传统的编纂方式,存在效率提升及质量控制上的瓶颈,如框架修订、版本命名、校对及进度统计等繁重的工作,都容易让编辑部感到力不从心,使质量的正确性、一致性、可追溯性等受损。编纂系统从以下几个方便,创造性地提升

n 在线收阅:编辑可在线收取、审阅来稿,;省去编辑核对来稿人、返回通讯方式等事务性工作,消除了统计未报送单位及催稿的麻烦

n 任务统计:系统自动呈现在什么目录下有哪些待编、在编和已编的稿件;特别是可以告知在什么(如编校)阶段有哪些待编高,确保稿件质量可整体阶段性推进。

n 在线编纂:编辑可利用在线word,将稿件内容及修改痕迹保存在服务器上,防止版本丢失;

n 版本控制:所有稿件版本依照编纂规则自动命名(如编审1稿),用户可依照稿件名称,直观了解稿件的质量层次,便于酝酿应在何种层次处理稿件。

n 质量追溯:可在线获得供稿人联系方式、初稿及此前过程稿等辅助信息,便于编辑人员质量追溯;

n 框架优化:传统编纂中存在“框架一动地动山摇”的教训。数字化编纂,增加、修改、删除框架结构,可即时完成并可将结果即时告知所有干系人,干系稿件、任务及统计等即时适配,框架变动不会带来管理上的代价。

n 即时沟通:系统以在线邮件、短信等形式通知任务接收者,防止任务遗漏造成的耽搁。

n 条目汇总:系统可将依照条目标识如“【】”,自动汇总所有条目,便于编辑人员审视内容结构。

n 自动校对:系统可依照史志体例,自定义忌用词、敏感词、对照词等词库,自动将稿件中不符合体例规范的词进行标红警示、替换。

n 交叉查重:系统可通过全文检索系统,发现内容相同、相似的篇目、词句,为编辑审视内容抄袭、重复、交叉等提供依据。

结束语

从改革开放以来,全国29个省(市、自治区)首轮省级志书编纂,各省(市、区)志书的平均卷数是65.62卷,平均耗时23.48年。能坚守或参与20多年修志的人,固然是令人钦佩的,但,并不代表大家愿意坚守、能够坚守。本文,希望通过数字方志框架,建立起一个基于技术支撑的机制,创造性地提升方志工作的效率及应有的社会地位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

1)于海澜:《企业架构》,东方出版社,20096月第一版

2)格里.约翰逊斯科尔斯著,王军等译:《战略管理》、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月 第六版

3石川馨:《质量管理入门》,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7月第三版

 

 

 


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收藏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