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系统及方案——创新性发挥史志功能

信息发布时间:   信息浏览次数:2568


 

史志具有存史、资政和育人的功能,通过对史志的利用,其功能才能发挥出来。史、志和鉴纸质版厚重,不利于读者携带,对出版者来说印制成本大,因此,需要采用网络形式进行传播,便于用户使用。

网络利用形式多样,不同利用方式的成本也不同。志库提出了先易后难,先小投入后体系化投入的利用思路。志库主要产品及方案有:

移动阅读

移动阅读是指通过手机、平板电脑等手段阅读的方式,是地方史志、年鉴传播的合适手段。

客户端实现方式主要有APP、微信公众号、微信小程序等。当前,适合史志行业的实现方式是微信小程序。微信小程序具有无须安装、不关注用户隐私、不占用用户设备内存、推广成本低等有点。

志库科技以微信小程序技术,为杭州市萧山区开发了掌上萧山年鉴,其主要功能特点如下:

[访 问]用户扫一扫小程序码,即可访问主业,也可以在微信[添加新朋友]下输入“萧山年鉴”,即可在小程序栏下搜到。

[推 广]可以转发给微信好友,也可以内嵌在微信公众号中。

[浏 览]用户点击封面后进入概念年鉴,滑动手指即可翻页。

[检 索]该系统以云数据库及全文检索系统为后台支持,用户输入关键词如湘湖,即可实现全文检索。

系统满足多部年鉴、志书在同一站点发布,访问速度快捷,可以单页发送给朋友,便于传播。微信小程序可以扩展视频、音频及其他应用,还可以与微信客户端便利集成。

地情文化导游

【背景】政府也重视区域文化传播和旅游事业发展,促进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。当下,移动阅读、移动消费已经成为主流,众多客流从多种电子媒体渠道了解一方的文化与旅游信息,但大多媒体信息普遍存在信息碎片化、肤浅等缺陷,如百度信息混杂,缺乏权威性;高德地图以地址为主,缺乏人文支撑;近场技术适合现场展示,不能支持用户异地攻略调查;VR重指定区块多媒体体验,难以满足游客边走边看的自助式畅游。

【方案】以地情库为基础。方志资料具有时空性,例如“张小泉者善制剪,成名于明朝崇祯元年(1129年),初设肆于大井巷,招牌为张大隆,后改张小泉”这一段文章,有时间(明朝崇祯元年,1129年)、地点(大井巷)、人物(张小泉)、事物(制剪)等历史要素组成。

为此,有必要开发历史地理信息系统,对方志资料依照历史要素进行结构化处理,再将历史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捆绑, 形成历史地理焦点,再将多个这样的点构成文化体验线路,甚至可以集成场景讲解等语音包功能,为游客“文化穿越体验”提供路线导航及文化讲解。在文化线索之外,还可以并结合吃、喝、玩、乐等市场要素。下图图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型图。

公众文化探索

【背景】阅读史志资料,可以让读者知道史实是什么,即知情;也有较多的读者,如作家、文化研究者、宏观决策者等,需要深入探索、剖析历史,以满足“求证大道”的需要。

【方案】用户如需要通过分析农业历史发展情况,以推延未来农业发展趋势,那么系统可以通过如下手段,支持用户研究。

【建立分析模型】分析模型是指将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行业为纬度,如农业产品结构纬度与食品消费习惯相关,农业产量与气象灾害相关,农产投入与财政政策有关等。系统为用户提供模型建模支持。

【大数据为基础】用于分析的样本数据,至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执政周期,如某一朝代,现代的某一五计划,这样,既可以减少以偏概全的风险;同时,也可以获得自然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及社会等更多相关纬度的数据。地方志的数据有志书、年鉴等构成,这些数据具有结构清晰、数据量大的优点,可以为文化探索提供数据支持。

【数据挖掘为手段】用户可以依照某一主题方向如水利灌溉,在数据库中通过多次检索(筛选),获得符合研究需要的数据,再将其收纳到分析模型结构中。通过多次挖掘,直到决策条件充分为止。

【数据整理及编研】满足用户对挖掘到的数据作为资料进行保存,之后,对资料依照时间顺序、内容相关性等进行数据整理,形成条理清晰的论据。

【报告誊写】用户可以将系统中获得的资料,整理好的研究用稿等导出到系统外,进过修订及润色,形成一个研究报告,如《80年代浙江农业发展过程研究》,为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提供支持。

 


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收藏本页